近日,警方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高发的七种电信网络诈骗类型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
套路:以垫付货款得佣金为诱饵,通过小额返利建立信任,随后以连单任务信用升级等名义诱骗大额投入,最终以系统故障操作失误为由冻结资金。
切记:网络刷单属于违法行为,凡是要求先行垫付资金的兼职都是诈骗。切勿相信多劳多得层级返利等话术,守护好个人财务安全。
套路:伪装成金融专家在短视频平台引流,通过内幕消息稳赚模型建立权威形象,初期给予小额返利制造盈利假象,诱骗大额投入后关闭平台卷款跑路。
案例:2025年6月,股民牛某在某手直播中被自称私募操盘手的男子添加为钉钉好友。对方推荐下载ttjcAPP,称该平台可进行股票配资杠杆交易。牛某初期投入3万元,3天后获利5000元并成功提现。在对方新能源板块内幕消息诱导下,于6月19日追加投资20万元,当晚发现APP无法登录,钉钉好友已被删除,损失共计20万元。
切记:正规金融APP均需经监管部门备案,通过二维码或链接下载的投资平台多为虚假软件。任何承诺保本高息内幕操作的投资都是诈骗。
套路:以无抵押、秒放款为噱头吸引急需资金者,通过虚假APP收集个人信息,再以账户认证流水验证保证金等名义层层加码骗取费用。
切记:正规贷款无需提前缴纳任何费用,凡是要求验证金保证金的均为诈骗。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以修复征信或解锁额度。
套路: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,伪造警官证、通缉令等法律文书,以涉嫌洗钱包裹等罪名制造恐慌,要求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 配合调查。
案例:2025年6月,退休教师杨某接到自称国际刑警的电话,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及跨境诈骗。对方通过微信发送带有其照片的红色通缉令,要求绝对保密并单独配合调查。杨某按指示下载安全防护APP,在对方远程指导下,将90万元存款转入指定账户资金核查。次日发现无法联系对方,才知被骗。
切记: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,更不存在安全账户。接到此类电线或当地派出所核实。
套路:以免费皮肤高价收号为诱饵,诱骗玩家脱离官方平台交易,再以账号冻结保证金等名义索要钱款,针对未成年人还会以家长追责进行恐吓。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
案例:2025年2月3日,某小学学生梁某在家中玩“和平精英”游戏,在加入一个开局队伍后,有玩家问其要不要免费皮肤。梁某在抖音搜索对方账号添加好友后,对方发送了一个二维码,声称扫码就可以领皮肤。梁某扫描后,弹出一个窗口,内容是梁某盗用了游戏公司的皮肤,要罚款6万元,并且只有2个小时可以解除惩罚。对方自称是腾讯公司经理,称未成年可以解除惩罚,但要按照指引操作。随后,对方让梁某下载“飞鸽远程”APP,操作梁某的手机,分两天盗取了8万余元。
切记:家长应设置手机支付密码并开启限额功能,教育孩子勿轻信游戏内陌生信息,交易账号装备务必通过官方平台。
套路:在社交软件发布色情信息,引诱受害人下载恶意APP获取通讯录,录制不雅视频后以群发亲友相威胁,持续敲诈勒索直至受害人醒悟。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
案例:2025年5月,陈某在陌陌上被陌生女子引诱下载密聊APP。在对方诱导下进行后,立即收到自己的不雅截图和手机通讯录。对方要求转账5万元删除资料,陈某付款后,又被以服务器备份为由索要25万元。察觉对方无限索求后,陈某停止转账,此时已损失5万元。
切记:切勿下载非官方渠道的聊天软件,拒绝任何形式的低俗视频交流。遭遇敲诈时切勿转账,保留证据及时报警。
监测数据显示,25-40岁群体占受害人总数的68%,其中80后、90后仍是主要目标。值得警惕的是,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受骗案件同比上升,多集中在网络游戏诈骗领域。
性别分布上,女性受害人占比达62%,其中30-45岁宝妈群体在刷单返利类诈骗中占比高达73%。该群体因照顾家庭导致社交圈狭窄、渴望灵活收入的特点,极易被居家兼职话术吸引。
全国日均拦截诈骗电线亿次,技术反制成功率逐步提高,但诈骗手段仍在不断升级。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近三成受害人表示曾接触过反诈宣传,但仍被定制化骗局突破防线,反映出精准反诈的必要性。
家长:开启手机青少年模式,设置支付限额并定期检查消费记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